俄罗斯黑客组织声称获取了乌克兰军方数据库。
他们公布的数字显示有超过170万名士兵阵亡或失踪。
这一消息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开来。
但仔细推敲后,人们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疑点。
按照黑客提供的数据年份划分,累计人数竟然对不上总数。
2022年至2025年的阵亡人数相加后比宣称的多出近两万。
这样的基本错误让人怀疑其真实性。
乌克兰方面立即否认了这一数据的可靠性。
反虚假信息中心指责这是俄罗斯发动的认知战。
目的是打击乌方士气并动摇国际社会的支持。
事实上,自冲突爆发以来,双方都在利用数据打心理战。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年底承认的阵亡数字是4.3万人。
而受伤人数约为37万左右。
这一数据同样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。
开源情报组织通过卫星图像分析了乌克兰墓地的扩张情况。
在基辅和利沃夫等地,2023年后新增了超过3.6万座坟墓。
基辅郊区甚至正在建设一个能容纳10万墓位的军事纪念墓地。
工地负责人透露,挖掘机日夜不停仍赶不上埋葬需求。
另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来自俄乌双方的遗体交换。
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,共进行了五次交换。
乌克兰接收了3991具遗体,而俄罗斯仅收回264具。
交换比例从早期的1:12逐渐扩大到近期的1:21。
这一变化可能源于乌军撤退时遗留在战场上的士兵遗体增多。
同时也因为俄军控制着东部大部分地区,能更系统地回收遗体。
亲乌公益网站“战争之泪”统计的阵亡名单超过67万人。
该网站估算乌军不可挽回的损失接近200万。
前波兰军队总参谋长曾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乌军损失以百万计。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引用卫星图像称乌军损失约70万人。
西方情报机构普遍认为实际数字在60万至70万之间。
无论具体数字如何,乌克兰的人力资源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征兵年龄上限已提高至60岁。
肺结核患者、有犯罪记录者甚至轻度残疾人士都被征召入伍。
前线的士兵抱怨兵力不足,后方征兵的力度不断加大。
卢甘斯克方向曾在2025年7月一个月内损失近两万人。
平均每天有超过六百人死亡。
乌军航空侦察部门负责人承认每月新增伤亡4.65万人。
但每月只能动员约两万名新兵。
兵力缺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回顾历史,二战时期的日本人口是乌克兰的2.5倍以上。
日军阵亡和失踪总数约270万至310万。
战争末期其兵源已接近枯竭。
乌克兰若真的损失170万人,根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。
现代战争的伤亡比例通常为一比四或一比五。
按此推算,170万阵亡意味着至少有600万以上的伤员。
这相当于乌克兰现有人口的六分之一。
医疗系统和社会结构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。
俄军的战术主要是结硬寨打呆仗。
通过小范围拉锯消耗对方有生力量。
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歼灭战。
这种作战方式难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瞬时伤亡。
黑客组织使用的恶意软件名为“Nuance”。
据说仅针对乌克兰境内的设备进行攻击。
感染设备后下载敏感信息并锁定系统。
但网络安全专家对数TB数据轻易被盗表示怀疑。
乌克兰的数据库理应具有高级别的防护措施。
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数字本身,而在于战争带来的真实伤害。
无数家庭失去了儿子、丈夫和父亲。
整个国家失去了一代年轻男性。
这场冲突的残酷性已经远超外界想象。
数据可以造假,但坟墓不会说谎。
卫星图像里新增加的墓碑密密麻麻排列着。
每个墓碑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。
双方都在利用信息战争取舆论支持。
俄罗斯夸大对方损失以证明自己的战果。
乌克兰隐瞒伤亡数字以维持士气和外援。
在这场罗生门中,真相似乎越来越遥远。
读者们,你们觉得哪一方的数据更接近现实?
170万阵亡是心理战还是确有依据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正规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